ENGLISH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桑椹价值
您现在的位置: 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 >> 紫酒文化 >> 桑椹价值 >> 正文

 



桑椹考下
0

9、干制代粮

    在荒年,桑椹是救荒的上好食物,前文已述。明代徐光启《农政全书》:“救饥,采桑椹熟者食之”。

    我国江南水乡的桑椹,只有花生米般大小,而我国北方,特别是河北东光县的桑椹,要比江南水乡的常见的桑椹要大上3—4倍,按照北方人的说法:“个头最大者有一寸多长”,东光县最大的桑树高达17米,主干围径粗达1.5米,树冠方圆达13米多,这种结大桑椹的桑树中。单株最高的产量曾达400多公斤。无怪在古籍中多次记述用桑椹晒干贮藏度饥荒的事迹了。北方的桑椹又大又多,含糖份也多,在那兵荒马乱的年头,人们不得不用它来代替粮食解救饥困。

    《三国志》中有这样一段史事:兴平年间(公元194—195年),有个人叫杨沛,在他担任新郑县令的时候。他看到长期战乱,再加上不时天灾人祸,真到了民穷财尽的时刻,杨沛是个比较有见识的官吏,他号召百姓收积桑椹。晒干贮藏,以备饥荒。事有凑巧,那年曹操带领大队人马,行军路过新郑,缺乏军粮。杨沛便把他收贮的大批桑椹干献给曹操的部队,解救了曹军一时饥困,因而深得曹操的重用和提拔。在三国时代,用桑椹解救饥困的记载,见于史籍的还不只一次。象袁绍、刘备的军队,在绝粮的时候也曾用桑椹代替粮食解饥。在那战乱连年的时期,不用说,广大民众也是普遍地把桑椹作为度荒的依靠了。大概是“杨沛蓄桑椹救曹军”的这一史事影响深远的缘故吧,后来广大民众都将收贮桑椹作为度荒的好办法。后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种桑篇中这样记道:“椹熟时,多收,曝干之,凶年粟少,可以当食。”、“今日河北以北,大家收百石,少则尚数十斛……饥谨荐臻,唯仰以全躯命,数州之内,民死而生者,干椹之力也。”一家收贮桑椹多至百石,别说干桑椹,即使是鲜桑椹,一百石也就可观了。家家户户都这样办,可以想见,当时河北许多地方农村中桑林一定很普遍。桑椹在正常年景可充水果,在饥谨年景那就把它当作解救饥荒的活命之源了。

    明代徐光启《农政全书》中说,“桑椹,干湿可食用,可以救俭……至夏初青黄未接,其桑椹已熟,民皆食椹,获活者不可胜计。凡植桑多者,椹黑时悉宜振落箔上晒干。平时可当果吃食,歉岁时可充饥。虽世之珍异果实,未可比此”

 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[10]  ...  下一页 >> 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下一个文章:
  •  

    版权所有© 句容市东方紫酒业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92049号 全国招商电话:400 6900 896 北京营销中心:北京市通州区水仙西路99号3层